在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雷竞技RAYBET2020级金融学创新实验班(以下简称“金创班”)战绩不俗,全班41人,23人成功上岸,升学率高达56%。其中,21人考入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2人被英国名校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录取。4年间,在辅导员郭夕熙带领下,该班在班级建设、学习、竞赛等各方面表现突出、硕果累累,多次荣获校级“三优班级”荣誉称号,获评“雷竞技RAYBET先进团支部”;班级成员荣获国家级奖项18项、省级奖项21项、校级奖项92项,在挑战杯、“互联网+”、山东省老员工创业计划大赛等竞赛中屡屡斩获佳绩。
说起他们的考研故事,令人感动和骄傲。
梦想的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
金创班学习氛围浓厚,班里大部分同学很早便树立了明确的考研目标。
上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李梦琦,学习成绩一直在金融系名列前茅。她告诉记者,“从大一开始,我就坚定了考研的决心”,她的目标很明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西方经济学专业。数学是李梦琦的优势学科,她享受在数学海洋中遨游的快乐,每一次解题的成功都让她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热爱,让她在无数个奋斗的漫漫长夜坚持下来,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心仪的学校。
为了弥补高考的遗憾,金蓉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做好了拼搏的准备,在学习过程中,她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渴望通过读研来拓宽视野,完成自己的名校梦。通过不懈努力,她成功考入梦寐以求的南开大学,在应用经济学专业继续深造。
平常日子里,教室、宿舍、图书馆,甚至教学楼的连廊,处处可见金创班员工埋头攻读、挑灯夜战的身影,冬日刺骨的寒冷、夏日炎热的高温阻挡不了他们前进的脚步,大家见面的第一句问候常常是”加油!加油!”“最近状态不错”“继续努力”之类的话。
挑战与困难是成长的催化剂
高标准的自我要求、对双一流高校和QS前50世界名校的向往,给金创班的同学带来不小压力。备考路上,每个人都面临着大大小小的困难。
对李梦琦而言,数学三侧重于对计算精密程度的考验,为了提高计算准确性,她有意识地放慢计算过程,在做完题目后反复检查。虽然这个方法一开始会降低做题速度,但她慢慢发现,当自己适应后,做题正确率和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
有一段时间,闵小珊曾陷入纠结与焦虑,总感觉自己进度落后,背书不得要领。这种情况下,她开始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不断调整,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背诵诀窍,在不间断地背诵和重复中突破了瓶颈,充实了自己的底气,坚定了必胜的信念。
如何准备复试让田志飞伤透了脑筋。他和同学一问一答模拟了面试的情境。在这个过程中,他意识到,仅用准备初试的方法来应对复试是存在问题的,于是他和同学冷静分析,及时调整应对思路,将自己的思考与专业课的知识相结合,最终凭借复试中的优异表现,成功上岸山东大学。
每当员工遇到困难时,郭夕熙都会及时鼓励他们,李梦琦到现在还记得郭老师的话:“老师告诉我们,保持向上的状态不断学习进取,遇到困难勇敢面对、理性解决,才是漫长考研路上最大的收获。的确如此,备考的过程,坚定了我的心性,提高了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我的意志品质。”
良好的班风学风是成功的保障
对2020级金创班的同学们来说,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良好的班风学风更是为他们的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班长牛孜轩和团支书杜汪茹告诉记者:“我们班学习氛围浓厚,有着良好的班风学风和很强的集体凝聚力、向心力。为了给同学们提供方便,班里平时就放着共享插排和资料,供大家学习使用。我们的原则是不落下一个人,日常学习中,同学们互帮互助、彼此支持,为了梦想一同拼搏,每个人都努力做到最好,为班级增光添彩。”
对金蓉来说,金创班是她的考研加油站,“学得很累时,我也会想偷懒,但每当来到教室,看到大家都动力十足,铆足了劲儿学习,我觉得自己一下子又充满了干劲,我告诉自己,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几年相处下来,郭夕熙把员工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看到员工们备考辛苦,她想方设法帮大家缓解压力。她鼓励大家多运动、适当娱乐。在她的推动下,同学们积极参加学院的体操比赛,展现班级风采;多次进行团建、开展集体游戏。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不但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也让同学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放松了身心。
采访中,聊起考研的那段时光,金创班的同学们都有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松。但回望来时路,他们却是靠着坚定和执着,一步一个脚印才走到了今天。收拾书桌时,蔡锦语发现了当初做模拟练习时用过的答题卡,竟然已经攒下了厚厚的一摞,“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所有努力都具象化了,原来我已经走了那么远的路,翻越了那么多座山。”
回首员工们这段充满奋斗与梦想的征程,郭夕熙说:“他们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努力。成功的背后,是他们坚定的信念、明确的目标和不懈的努力,三者缺一不可。”
通讯员:赵程霖 马万卓 代晨宇
实习编辑:朱跃
原文链接:https://shandong.eol.cn/sdgd/202406/t20240606_26146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