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大千世界,修行有四万八千法门,新三板就是我这个读书人的投行路,知行合一的取经路,致良知的不二法门。
——张可亮
人物简介:张可亮,80后,南开大学金融学硕士,东北证券股转业务部内核委员、副总经理,三板畅销书《新三板改变中国》作者,2013年投身新三板。爱读书,爱哲学,关心国事和改革,一个怀有理想主义的实践者。
生而奋斗
张可亮出生在山东青岛,一个美丽的海边城市,脸上总是带着笑容,一身利索的西装显得格外精神。用他调侃的说法就是自己是一个看起来像60后的80后。他是80猴,苦逼的80一代,从小历史就赋予了他们奋斗的使命,张可亮也一样,从小就想干大事,赚钱,至于是做企业家还是什么,不知道,反正就是想做个有钱人。一个充满斗志的80青年开始了他的奋斗史,可长大了之后梦想却变成了到大学当老师。
有南开的大师兄评价他是一位有理想主义情怀的实践者,显然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在梦前面加入了两个定语 “情怀、理想”,也注定了他的奋斗史多了一份温度、生动和故事。
名校入场
有了目标是可喜的,从小被父母教育“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他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奋发图强,刻苦读书,在山东这个高考大省突破重围,考入雷竞技RAYBET,之后又顺利考取了南开大学的金融硕士。
这十几年的努力不仅让他拿到了名校的入场券,也让他养成了受益终身的习惯,那就是读书。读考试的书与读闲书他同样厉害,但能感觉到他对闲书更是痴迷。他在他的新书《新三板改变中国》中这样写道“读书是一直以来的爱好,刚入投行那两年‘戒了’,因为要考保代,幻想着年薪百万,所以都在啃注会、啃司法考试、啃证监会法规,没时间读闲书,2009年通过保代考试后,又捡了起来。对投行民工来说,读书是一种性价比最高的‘娱乐活动’,是最简单易得的生活方式。”
书中畅游
他读书上瘾,甚至视其为娱乐。在采访他的短短的两个小时里,他聊西方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哲学等等,深深的能感受到他在读书上的享受与极大的乐趣。他说周末在家泡壶茶,读本书,是他最大的爱好了。这么多年他养成了一个“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看书必须要拿一支笔,要勾勾画画,否则手中有书却无笔就会很难受,宁可放下不读。
说到爱读书,他在新书中同样写到“吃饭、睡觉是供养我的皮囊,让我保持肉体生存,读书跟吃饭、睡觉一样,是用来供养我的感情和思想,让我感受生活。”
张可亮读书分三条线路:经济,政治,中国历史。他说读书的过程中总会遇到王阳明,觉得他是绕不过的一座山,但他自认读书也要讲机缘,所以并未着急。张可亮爱读书,他自诩自己是个读书人,他说读书就像在用极其有限的时间去浏览人类的知识树,只能沿着自己的爱好,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地尽可能多的看几个枝丫和叶子,通过这些枝丫和叶子去想象整棵树的全貌。人类知识浩瀚无边,在望洋兴叹、望树兴叹之余,只能寄希望于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天堂,从有限中去想象无限。
写书绘梦
爱读书,也能写书,写书不是炫耀笔墨,用他的话是“实在憋不住了”,市场上对三板的误解太深了。
“我手写我心”,张可亮最近出了一本书,在三板圈大火,名字叫《新三板改变中国》,是首部系统论述新三板的经典著作,号称新三板重新定义中国资本市场。书中观点鲜明,角度犀利,但又不乏厚重的文学色彩,看完书中所有标题,再反过来看张可亮爱读书的性格,似乎能找到丝丝痕迹,笔墨间识人迹,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由挥洒的笔墨和独特深刻的思考,像一个武林高手,已看不到框,看不到界,猜不到招式,只感慨那份毫不费力的游刃有余,这一切都来源于背后的十多年的读书和工作实践。
三板情缘
张可亮2006年南开金融硕士毕业之后,去了银行省行机关工作了一年半。后来他觉得相对于机关单位自己更喜欢干投行的工作。所以他2007年底进入投行,到现在整整10年。
2007年—2013年间,他一直在券商从事投行IPO、并购重组、债券发行承销业务。当年张可亮入职的这家是综合排名20左右的证券公司,那时候公司信心十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组建投行部,学习行业内先进的投行经验,制定自己的投行发展战略,要打造国内知名的投行团队。张可亮有幸在工作的这几年里,都参与了公司这些相关工作的研讨、战略发展规划的起草等工作,对他之后的职业生涯产生重大影响。
跟新三板的开始可以回溯到2011年,在那年秋天给营业部的老总做投行业务培训的时候,他说创业板已经失败了,因为它没有真正实现创业板创立之初的目的,那就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那个时候他就预见新三板会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最后一张牌,会肩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历史使命,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希望所在。那个时候,张可亮与新三板的故事还未真正开始,但三板的种子已经种下了。
到了2013年,新三板在已经开始热起来他和团队就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做新三板,筹建了东北证券的山东分公司,专注做新三板的挂牌和融资业务。分公司成立初期,面临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很明确一点,他们是做客户的,不是做业务的,要伴随客户成长,不做一锤子买卖。与客户共同成长是他们的一个理念。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张可亮把团队文化总结成“发现、发展、成就更好的彼此”,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对于团队内部,他希望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彼此欣赏,发现并学习彼此的优点,一起进步;对于客户,他希望能与客户,彼此信任,发掘彼此的亮点,达成长期的牵手,互相成就。
有所坚守
创业是具有挑战性的,山东分公司创立初期也遇到非常多的困难,一切都是他和团队自己来筹备。2013年的12月19日他们拿到了山东分公司的营业执照,可以说张可亮的团队是与新三板共同成长的一个团队,那个时候正值新三板扩容到全国,他们的业务也伴随着三板的发展起起落落,好的时候,忙不过来,但是即使是在那段业务最火的时候,他们还是相对来说有所坚持的。因为张可亮是做IPO投行出身,他对新三板的认识相对还是比较到位。有人问他们接项目的标准,张可亮说“我们的标准是要判断企业上到三板能不能融到资,有没有人愿意投,如果说有可能融到资或者说企业还是有亮点的,那我们给你们做,如果不是,我们是不太建议你去挂牌的……”,这是他们当时坚持的一点。
有所坚持,有所收获,每一次拒绝的诱惑,都是对未来基业长青的一份坚守!
理想与妥协
张可亮说新三板是他的理想国,他幽默的把自己比喻成金融民工,说自己是搬砖的,但在搬砖的过程中他们还想参与一下“大楼的设计”。事实上,张可亮的很多观点都是在勾画自己心目中的三板蓝图,包括写《新三板改变中国》这本书,里面很多讲的都不是新三板的现在,而是在讲三板的未来,并不是讲实然,而是讲应然,因为三板还没有成型,他对新三板寄予厚望,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勾画他心目中新三板的样子。
对于新三板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他保持着足够的理性与理解,他说他不会因为政策推出的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就去批评,他愿意再接着往下看看,下一步政策是什么,用他的话说是“妥协”,但我觉得更贴切的是“耐心与等待”。
他自己做了这样的一个描述“我在勾画我自己心目中的新三板的蓝图,比如我认为新三板应该是一座特别高大的山,但是政策出来之后只是描绘了一座小山头,那我不能上来就批评说画小山头不行,因为这个画还没有画完,有可能这个小山头只是一个点缀,中国画讲究远近、虚实、留白,很有可能在小山头之后它下一笔就是一座雄峻的高山,我有耐心等待,泰山起于累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三板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定也是一步一步走,政策也是一步一步出台,不能说与我的想法不一致我就说他不好。”
张可亮券商出身,对于三板与券商的关系他也有自己的思考并且有些已经在实践了。他觉得新三板对于券商来说,绝不是一条新的赛道,而是一个崭新的赛场。在这个新的赛场上有无数新的赛道,新的赛道有新的比赛规则,而且这个赛场上的选手不再仅仅是券商,而且他断言,未来在很多赛道上胜出的也绝不会是目前的券商。因为至今为止还没有看到或者听到哪家券商将新三板当做一个新的赛场来布局,来制定一个整体的战略规划的。
投行十年,一场恋爱
张可亮从2007年底开始干投行,到现在正好10年,正所谓“一入投行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为了赶IPO材料,连续一两个月加班到后半夜是常事,两头不见太阳,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周末不是加班就是开会,经常出差,生活不规律,所以既没有同学聚会也养不成运动习惯。他还经常忘了自己的生日,每次都是老妈提前打电话提醒,嘱咐他到时候记得去吃盘饺子,总是答应着,可基本没吃过。
记忆里有项目开工时的春暖花开,也有成功后的灯红酒绿,但更多的是加班时恍惚的灯光、深夜成排的路灯和呼啸的车声。
他在书中描绘了自己的“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没时间买衣服,碰到合适的同款会买两三件,袜子都是一款十双,随便两只都是一对;沙发不坐,电视不开,厨房不用,只用书架、书桌还有床;必备的家用电器是洗衣机和热水器,一个洗衣服一个洗自己;天天不离身的是电脑包,一个电脑、一个笔记本,一支钢笔,一本书,一个U盘,一个U盾,两个手机,只用招商银行的借记卡和信用卡,并绑定自动还款。他还特别幽默的调侃了一下这个比“极简主义生活方式还简单”的生活方式,叫“省去一切用于工作的生活方式”,直到2013年,他还是一个没房没车没老婆的“三无人员”。
他开玩笑的说,2007年到2017年,27岁到37岁,他的青春,与投行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